我不是在宜蘭,就是在前往宜蘭的路上

曾經有一段時間,每個週五晚上都會與一些在衝浪的好友們,開著一台舊舊的Toyota往宜蘭奔去,進入雪山隧道的時候,總是喜歡把廣播打開,主要的目的不是要聽音樂,而是等待著三不五時隧道廣播小姐的聲音,在車上居然可以聽到這麼清晰的隧道廣播,就像是打藍芽電話一樣,跟朋友們都會假裝跟她聊天,雖然她的回答一直都是千篇一律,跟Siri差不多。

5cb902_8e87b735d177438da5f069efecb12e7b~mv2_d_5616_3744_s_4_2

出了隧道後,蘭陽平原的開闊就映入眼簾,每次都有被洗滌的感覺,在台北的煩惱就這麼的拋在腦後,接下來的幾天都不會懷念。下了交流道右轉,把廣播換成CD,很多人在往海邊的路上都會聽一些節奏感很重的音樂像是Rock’nRoll 或Hip-pop,但我們不同,我們喜歡放爵士樂,不論是Herbie Hancock的狂放,或是John Coltrane的咆哮等,都會讓我們興奮不已。當然菸也就點了起來,若有似無的看著左手邊的山與田,以及右手邊的海與島。
Screen Shot 2017-06-19 at 5.23.48 PM

宜蘭來久了,必然會結識許多的當地人或是商家,其中有許多是受不了城市生活而從台北搬來此地定居的人,我們稱他們為”裏當地人”,一個對勇敢選擇自己生活的一種尊稱,而這些人有個特性,他們總是開著一些很酷的小店,像是衝浪店或咖啡店等,甚至賣一些自己做的木藝或陶藝品,而且一到假日客人都給他爆多,還好我們在烏石港的朋友們總會在他的衝浪店裡留一間房間給我們,雖然那是他的員工宿舍。

Screen Shot 2017-06-19 at 5.24.41 PM

來宜蘭就是要衝浪啊,不然要幹嘛?入住當晚查一下潮汐表,隔天有浪的話當然就是二話不說給他下去,通常都是一大早五六點的時候,不知道為什麼來宜蘭總是會早睡早起,而在台北時總是晚睡;總之,有浪的話就衝,但若是浪況不好我們幾個就會就地解散,各自找事情做,像是幫忙朋友顧店,或是去別的地方串門子,我則是喜歡一個人到處去晃晃。

帶著兩本書,在頭城市區裡散步,看到中意的店就會坐下來,而且通常都會坐一個下午,或是穿過文學館到和平街上,一條蘭陽平原僅存的清代古街,吃著冰,席地而坐。

5cb902_e0612cb6f0694d35a5c7f6b026e4e9ea~mv2

小鎮上沒有什麼名店,反而有兩三家充滿況味小店舖,集中在農漁之家附近,像是龍記牛肉麵、樂屋、小涼圓等,而小涼圓曾是電影“翻滾吧,阿信”裡的場景之一,但對頭城人來說這裏是夏季限定的消暑聖地,十月底之後小涼圓就會開始休息,衝浪客們也能知道夏天結束了,一直到隔年四月店門才會再度開啟。當地人則說這裡是頭城的西門町。

Screen Shot 2017-06-19 at 5.24.57 PM

傍晚的時候,就在朋友店裡吃燒烤、喝啤酒。他們總是給人一種很開心的感覺,說不太上來,就是跟在台北的時候不一樣,雖然那時也是會吃吃喝喝,但現在的他們總是讓人有一種輕鬆夾帶幸福的感覺,而這樣的氛圍總是能感染著我們,讓我也有能這樣輕鬆的錯覺。

到了星期天下午,我們就會準備回台北,在回程的路上都常都是不多話的,音樂也只會輕輕地播著,都若有所思,若是有人提起想在宜蘭生活,就會分成理性與感性的討論,像是工作怎麼辦、家人會反對以及想要更好的生活品質、不想匆忙過一生等,幾過很多次的討論,我們曾經訂一下一個志願,也算是折衷的辦法,一起在宜蘭買個房子,假日的時候就可以回來相聚。

許多年以後,這個願望還沒實現…..yet.

By:


在〈“我不是在宜蘭,就是在前往宜蘭的路上”〉中有 1 則留言

發表迴響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