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太太住在一個公寓的五樓,屋齡超過三十年,屬於一個早期開發的舊社區,有著意義不明的社區名字,無管理員、無公設、並且要追垃圾車,而建商的名字更是從來不曾耳聞,就如同大台北的其他地區一樣,沒什麼稀奇,也早已習慣。
在我們的樓下住著三戶老人家,一個是獨居、一個是老夫妻倆、另一個則與家人同住。
住在另一邊的四樓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,白髮龍鍾的她笑起來很可愛,見到我們都會以不太輕鬆的發聲方式跟我們打招呼,而我們也都會回她吃飽了沒,今天天氣好冷等等的基本寒暄,也許是因為駝背的關係,在遠方看見她時總是覺得特別嬌小。
發現她是獨居則是後來的事,因為她總是自己倒垃圾,住在四樓的她,每次上下樓都需經過長長的樓梯,再加上似乎是因為膝蓋的關係,總是爬的特別地慢,也顯得特別吃力。有好幾次在樓梯口遇見她要去倒垃圾,我都會跟她說:「阿姨,我幫您拿去丟」,但不知道是因為有廚餘的關係,或是不想麻煩別人,她總是很堅定地拒絕,不過慶幸的是,清潔隊似乎也知道這裡有一個老太太,若是他們看到她出現在巷口,總是會刻意的等她。
而之後才發現,我從沒見過她的家人。
三樓的老先生則是跟家人同住,起初對他的印象並不如四樓的老太太深,直到他突然杵著助行器出現在樓梯口,才發現他也許之前是因為某些病痛而足不出戶。這半年來時常見到一位年輕人攙扶著他出門,似乎是在做復健,但因為我們這裡就是傳統的舊社區,巷子裡常常會有摩托車呼嘯而過,或著汽機車們亂停擋在路口,而逆向行駛也是屢見不鮮,使得他們做復健也只能在樓下來回的走,或是來回爬著樓梯。
我在樓梯口遇到他們時,他們都會讓我先過,而老先生更是會吃力地拖著助行器把身軀往旁邊移,給我一個通道先走,而每次我都會有點內疚,感覺好像驚動了他們。
在我們正樓下住著一對老夫妻,長年以來飽受漏水之苦,因為漏水的地方就在他們的寢室裡,而且就在頭的正上方,而始作俑者,就是我們。
我們的前屋主似乎有在管線上做些修改,我們的浴室格局跟其他戶不太一樣,導致牆壁裡的管線有些地方在漏水,雖然請了很多水電師傅來,但還是一直無法確切的知道漏水位置,雖然我們也有請人幫樓下天花板做漏水處理,就是那種牆壁打針然後灌一些不知道什麼東西的液體進去,留下像化膿般的牆壁,但似乎還是治標不治本,也只能漏一次修一次。
現在,每次當我回家或要出門時,若是發現前面兩位老先生老太太在我前方爬著樓梯,我都會輕輕地帶上門,默不作聲地在原地等著他們完成這個趟熬的旅程,不為其他,只因為再也不想看見他們以愧疚表情跟我說:「拍謝我爬得慢,給你先過。」
若是將來能力許可,我希望可以讓我的家人們不要受到這樣的生活折磨,希望能夠讓他們住在一個便捷清幽的環境裡,讓父母可以不受爬樓梯之苦、讓小孩可就近就讀、讓我不用追垃圾車、讓太太不再追劇(咦?)

